机电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背景下,学校从学科战略布局角度以及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出发,于2005年成立机电工程学院。学院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学院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黑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拥有机电一体化理论及其应用学术硕士学位和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5年新增设智能制造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计1200余人。学院拥有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智能农机研究中心、机械工程研究所、电气与电子工程研究所等科研实践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基地。设有与TI公司共建的MSP430联合实验室、与Microchip公司共建的PIC微控制器联合实验室等。学院现有实习、实训、实验和科研场所八千多平方米。
学院现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相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教学团队共3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0人,高级职称23人,其中黑龙江省级人才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
学院科研方向明晰、科研设备齐全、科研项目层次高。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员资助项目、省重大科技项目、省重点攻关项目、省揭榜挂帅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近几年获得科研经费总额2500万元以上,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成果转化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6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参编教材40余部。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类学生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们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物联网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持续斩获佳绩。近3年,获奖人数200余人次,获奖成果一百余项,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就业工作,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近年来,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平均95%以上,连续11年被评为校级“就业先进集体”。众多毕业生被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格力、海尔、海康威视、汇川技术等知名公司优先录用。近两年,约40%毕业生签约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另外,每届均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事业单位。每年有5%毕业生获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且多数被985高校免试录取。
为更好服务国家对俄战略需求,彰显黑龙江省对俄地缘优势,突出黑龙江大学对俄办学特色,学院紧密结合近年来社会上对既精通专业、又具有一定俄语基础的工科人才有较大规模需求,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与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框架协议,为培养“需求+俄语”更高层次复合型急需人才进行有益探索。